|
|||||
|
|||||
新员工是注入企业的新鲜血液,也是保持企业生机的活力源泉,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未来和希望。聚焦成长加速度,水电十四局构建新型学徒制独特培养模式,从选到培再到用层层发力,完善机制与严格考核并行,让新人在师徒传承中快速成长,共筑企业未来。 金沙江水,奔流不息,以磅礴脉动书写了生命赞歌,而这赞歌里镌刻着一名水电十四局新员工成长的青春印记。 去年仲夏,卢兴隆来到金沙江畔高原藏区拉哇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部,见到了现在的师傅——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经理江应伟。 “师傅您好,请多关照!”不承想,这一声“师傅”,竟开启了卢兴隆职业生涯中一段极其珍贵的旅程。 第一次进入拉哇水电站的地下厂房,复杂的洞室结构与上百吨的核心设备部件映入眼帘,他对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的水电站规模有了最直观的感受——叹为观止。 “师傅以‘三心’待我,如沐春风,润物无声。”卢兴隆说。 倾囊相授的“无私之心”。师傅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、工艺方法和宝贵经验传授给卢兴隆。在施工现场,师傅耐心为卢兴隆介绍每一项工序和施工作业面;在办公室,师傅常常来到卢兴隆的工位前手把手指导内业资料,让他快速了解了部门工作岗位职责。 拉哇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刚刚起步,卢兴隆得以从基础学起。从最开始的尾水肘管吊装定位,到座环的组装、调平,再到蜗壳挂装、焊接,每一张图纸、每一道工序师傅都毫无保留地教授于他。 精益求精的“匠人之心”,是师傅对工作准则的严格恪守,“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是一项毫厘之间的较量,差一丝一道(相当于0.01毫米)都有可能埋下隐患,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必须把安装精度误差降到最低。” “小卢,你看这里可有更优解决方案?”师傅常常引导卢兴隆做更优解法,不能仅仅满足于“照做”“达标”,更要思考如何提高工效、提高施工质量。这份严谨细致如刻刀,深深刻在了他的心中。 关怀备至的“师长之心”。无论是工作瓶颈还是思想迷惑,师傅都为卢兴隆拨开迷雾,让其豁然开朗。作为项目部常务副经理,江应伟每周必从百忙之中抽身,听卢兴隆做工作复盘,细致剖析问题所在,更一步步指导他如何精进,并常常叮嘱:“不能松懈,保持学习的状态,多总结、多反思,不断地提升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的能力。” 如今,卢兴隆在水电十四局工作已经有一年时间。对测量工具的好奇,面对巨大机组的激动心情,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……师傅“三心”的深深滋养,已化作他骨子里的力量——这份师徒情分已远超那一纸文书。 从技术难题的共同攻克到日常工作的细致指导,从职业规划的悉心梳理到思想困惑的耐心开解,在水电十四局,每一对师徒都在用行动诠释“亦师亦友”的深厚情谊。 他们的故事里,有技艺的切磋,有成长的喜悦,更有团队精神的代代延续。 座环蜗壳安装现场指导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|
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