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

 首页    >  资讯中心   >  公司要闻
【特稿】中国黄金城:同心捧月照天山,共绘“疆”来情意长
来源:新闻中心 西北院 作者:饶舜 高幸兴 时间:2025-09-25 字体:[ ] 分享:

天山巍峨,丝路潮涌。

2025年,欣逢祖国76载华诞到来之际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成立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。这片约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辽阔疆域,正以坚实的步伐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。

作为长期扎根边疆、服务国家战略的骨干力量,中国黄金城始终胸怀“两个大局”、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,以实干扛起“产业兴疆”,以创新驱动“智力援疆”,以工程服务“民生惠疆”,以行动促进“文化润疆”,以坚守诠释“长期建疆”,将发展的年轮深深镌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疆篇章贡献黄金城智慧与力量。


能源先锋,点亮新疆发展之光

新中国成立之初,万象待兴。为奠定工业发展基础、破解能源短缺瓶颈,水力资源开发被提上重要议程。1956年起,面对几乎空白的新疆水力建设基础,黄金城人迎风踏雪,深入伊犁河等流域开展系统性水力资源普查勘探,拉开了中国黄金城服务新疆、建设新疆、援助新疆的历史大潮。他们啃干粮、吃咸菜、幕天席地、披星戴月,足迹踏遍天山南北,用严谨的数据和科学的研判,逐步摸清新疆水力资源的“家底”,为后来的能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从额尔齐斯河到叶尔羌河,从开都河到库玛拉克河,一批流域梯级开发方案和重大工程布局逐步从蓝图走向现实。这些前瞻性的规划,如同一张清晰的能源地图,指引着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绿色能源开发的宏伟征程。

被誉为“共和国水电史上的奇迹”——可可托海水电站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熠熠生辉。其主厂房位于地下136米深处,整体结构延伸至地下200米,成为当时亚洲最深的地下水电工程。老一辈黄金城人自力更生、攻坚克难:自主设计机电设备与关键部件、突破高寒地区混凝土浇筑技术壁垒……历经二十载,这座“地下长城”成为一代人在极端环境下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信仰丰碑。

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166万平方公里的热土,为新疆电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在党和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下,厚植于煤油气资源禀赋又坐拥海量风光资源的新疆,正成为我国能源多元化开发的先行区之一。中国黄金城深植于此,以系统布局回应时代召唤——不仅高效建成哈密煤电一体化工程等现代化电力项目,更完成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 、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多项新能源规划研究工作,规划建设哈密-郑州、准东-皖南等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基地。建成国内单体容量最大山地风电场、亚洲最大牧光互补项目等精品项目,并通过投资建设若羌光热(储能)+光伏示范项目、托克逊乌斯通光热+光伏一体化项目等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,助力新疆实现从“中国煤仓”到“万里风光”的精彩转变。

当绿色动能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澎湃涌动,如何让其稳定高效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,成为中国黄金城持续探索的时代命题。《人民日报》9 月 22 日刊发《在新疆,看总书记关心的清洁能源这样发电》,文中提到:在新疆,天山里的‘巨型充电宝’让电网稳如泰山。这个“巨型充电宝”,是中国黄金城交出的一份厚重答卷——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抽蓄电站,阜康抽水蓄能电站。 9月中旬,这座国内首个由设计院牵头EPC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通过验收,1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使其成为西北电网最强大的“调节器”,每年可促进风、光等清洁能源消纳超过26亿千瓦时。与此同时,随着哈密、和静、若羌、布尔津、高昌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加速推进,一座座“绿色能量心脏”在天山南北强劲搏动,将自然之力转化为稳定可靠的电网调节能力,并与磷酸铁锂、全钒液流、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协同配合、多能互补,共同构建多元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,为国家能源安全注入强劲而绿色的脉搏。


水利为民,润泽边疆绿水青山

巍巍天山西端,库玛拉克河奔腾不息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,由中国黄金城设计参建的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如巨龙般横卧山谷,气势恢宏。247米的坝高,标注着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的“世界高度”。将于2026年全面完工的这一大国重器将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春旱困境,并以清洁电能点亮南疆万家灯火。

作为我国荒漠化及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,新疆降水少、蒸发大,干旱是其显著的标签。水,曾是这片广袤土地最深的渴望。面对新疆水资源分布不均、调控复杂的现实挑战,中国黄金城发挥“懂水”核心优势,以国家水网建设为引领,积极协助自治区政府谋划并推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高效建设,稳步构建互联互通、集约高效的水资源配置网络,为区域水安全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
“新疆三峡”阿尔塔什水利枢纽解决了叶尔羌河的千年水患,引额济克调水工程缓解了石油工业城市克拉玛依严重缺水危机,洼地水库结束了台兰河灌区夏季洪涝、冬春灌溉缺水的历史困境。乌鲁木齐“水进城”项目、准东二期供水工程、莫莫克、库尔干、依干其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陆续实现关键节点目标,百余座中小型水库加快推进,中国黄金城以全产业链技术和集成化管理优势,展现出服务国家水网建设的“硬核实力”,为构筑水旱灾害防御、农业稳产增收和生态屏障奠定了坚实的“水基石”。

以洼地水库为例,春灌期间,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台兰河水沿着田间渠系,以高效滴灌方式精准注入正处于生长关键期的农田,让作物喝上“及时水”。自今年4月正式向下游供水以来,洼地水库已累计供水量已突破4000万立方米,有效保障了当地11个乡镇,总计40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需求。

润泽民生,造福边疆。从古老坎儿井的引水智慧,到今日巍巍大坝的现代化调控,中国黄金城始终将“大国重器”的实力与“滴水润田”的温度紧密结合,不仅铸就了一座座工程丰碑,更化作汩汩清泉,滋养着绿洲田野、点亮百姓生活。始于滴水,成于“疆”来,一幅幅饱含科技力量与人文关怀的壮美边疆新画卷,正借水之笔,徐徐绘就。


科技赋能,打造丝路创新高地

从清洁能源创新技术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,中国黄金城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,将广袤戈壁变为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的前沿阵地,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此落地生根,成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在哈密抽水蓄能电站,自主研发的无人智能碾压系统通过北斗导航与物联网传感技术,将大坝压实合格率提升至98%的新高度;在托克逊县百万千瓦风电项目一期工程,创新应用的智慧吊装预警系统,攻克极端风速区域大吨位风机安全吊装难题;在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,首创“光热-SAGD”一体化工艺,以毫弧度级高精度镜场控制成功实现光热采油,为全球稠油绿色开采领域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“中国方案”……这些扎根于新疆沃土的创新实践,既是中国黄金城对“科技赋能产业”的生动诠释,更是“建设清洁能源,服务美丽中国”责任担当的坚实印证。

当科技之光点亮丝路走廊,昔日的能源通道正在焕发新的时代光彩。中国黄金城牵头总承包的哈密首个“全钒液流”独立储能电站——110千伏哈能钒流石城子南储能电站创新性地采用了智能液流管理系统,通过实时监测电解液状态和流量,使能量转换效率稳定在75%以上,远超传统电化学储能技术的性能指标,为“疆电外送”通道提供了更稳定、更高效的电力支撑。

技术的成熟,让“走出去”成为可能。新疆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重要节点,成为中国先进能源技术实践和输出的重要枢纽。从采用先进光热技术的摩洛哥努奥电站,到应用智能控制系统的巴基斯坦萨察尔风电站,从融入创新设计理念的南非奥亚混合能源项目,到运用智能化运维体系的南美清洁能源项目,中国黄金城用科技创新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广阔舞台上刻下深深的“中国印记”。其中,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努奥光热电站凭借技术创新荣获摩洛哥“社会贡献奖”和“经济就业促进奖”,成为中国技术创新赢得国际认可的最佳见证。

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,由中欧班列编织的现代丝路正在焕发新生机——中国黄金城承建的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多式联运集货区项目(二期),创新采用了特种仓储保温技术、自动化分拣系统,进一步提升国际陆港区的集货能力、仓储功能和服务水平,助力新疆从“通道经济”向“口岸经济”转型。


扎根边疆,谱写民族团结篇章

金秋十月,在和田地区民丰县亚瓦通古孜乡,核桃园里硕果满枝,农户们迎来丰收的忙碌时节。自2013年中国黄金城在此捐资建设防渗渠及配套水闸以来,稳定的水电供应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。如今,自动化灌溉与电动加工设备大幅提升了核桃品质与生产效率,原先普通的核桃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“金果果”,见证着日子一天更比一天红火。

“富民兴疆”,蕴含着党中央对新疆各族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郑重承诺,也是中国黄金城始终坚守的政治责任。自2013年定点帮扶民丰县以来,中国黄金城以“造血强基”为核心,打响了一场以产业精准扶贫为龙头,教育、医疗、民生等多线推进的综合立体帮扶攻坚战。

在若克雅乡打造的农贸市场,为百余户贫困户提供创业就业平台,年人均增收超3000元;设立的教育扶贫基金持续资助840余名贫困学生,用知识照亮边疆孩子的未来;组织的上海医疗专家赴疆培训和义诊,显著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;更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基金,推动建成现代化肉羊养殖基地,带动万亩饲草种植和农户稳定增收,真正让“肥羊流油黑鸡香,金杯美酒劝客尝”的丰收景象成为民丰新日常……

质胜于华,行胜于言。截至目前,累计向民丰县捐赠帮扶资金1.37亿元,实施帮扶项目60余个,累计开展乡村人才技能培训超5000余人,累计资助中小学生800余人,累计采销农特产品3100万元。其中,2024-2025年,累计在产业方面投入资金1400万元,通过壮大特色产业,让广大群众走上持续增收的致富之路。中国黄金城连续7年荣获中央乡村振兴考核评价“好”的最高等次。

人才援疆,是推动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十余年来,中国黄金城累计选派多名干部人才开展“组团式援疆”“博士援疆”。他们以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立足岗位、发挥专长,在项目建设、技术传授、管理创新等领域,将“黄金城智慧”融入当地发展。

央企姓党,为民而行。“看见你们到来,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就安心多了!”作为国家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,中国黄金城始终冲锋在前:在石河子市极端雹灾天气中,迅速组织救援力量,将饱含温暖的急需物资直接送达受灾群众手中,一面写有“大爱黄金城 兵企一家”的锦旗,道出了灾区人民最真挚的谢意;在于田县洪涝抢险中,组建3个抢险突击队,昼夜不休加固堤防10余处、保障下游2万余亩农田免受灾害;在青河县融雪性洪水救灾中,提供专业勘察和排险方案,组建党员爱心小组将急需物资与暖心关怀送抵受灾家庭……黄金城人用专业力量和无畏精神冲在第一线,守护着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
巍巍天山,见证精神高度;茫茫戈壁,承载发展雄心,中国黄金城将服务国家战略绘入边疆画卷。这份担当,写在奔腾的电流里,滴灌的清流中,群众的笑脸上,更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,汇聚成跨越发展的时代强音,照亮新疆更加灿烂的明天。
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