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
|
|||||
城有居则兴,居有水则灵。水无言,却滋润万物,更是千里运河沿线百姓、花鸟虫鱼的依存。 行走在江淮大地上,放眼望去,一座傲然屹立的大国重器矗立在长江与淮河分水岭,这便是被称作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“一号工程”的引江济淮工程,正以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。千里之外的滔滔江水,奔腾北上,“翻越”江淮分水岭注入淮河,让长江、淮河实现了期待已久的世纪牵手! 9月30日,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获悉,引江济淮工程八大枢纽之首的蜀山泵站枢纽工程,荣获2025年度安徽省“黄山杯”优质工程奖。作为串联江河、承载江淮儿女世纪之梦的核心枢纽,这座大国重器不仅以“黄山杯”荣誉印证了建设硬实力,更肩负着贯通水系、滋养民生的关键使命,为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进一步探寻其功能价值拉开序幕。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节水供水重大工程之一,蜀山泵站枢纽工程是亚洲装机最大、流量最大的混流式泵站。总流量340立方米每秒,相当于6秒就可以装满一个标准的国际游泳池;抬高长江来水12.7米,相当于将1楼的水抬高到4楼。 党的十八大以来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自觉走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,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”的发展之路。省暨合肥市党政军领导和部分省直机关、企业干部职工、志愿者代表曾在植树节之际,共同到蜀山泵站枢纽工程圆绿色之梦,采用“铺网+生态植草+生态植树”型护面措施,一个个树坑挖出来了,一棵棵树苗栽起来了,很快,一排排树木整齐地排列在管护道路沿线两旁。 如何让栽种的树木成活率更高呢?蜀山项目团队在集思广益下巧妙化解了这个难题。为了让树木得到更好的养护,项目部每位职工认养一棵树,实现“一对一”树苗培育,以实际行动投身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建设,将生态理想一点一滴变为现实。 进入水电五局项目部办公生活营地,一片绿油油的花草树木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,随风摇曳。项目技术人员设计出最适宜居住的环境,项目职工齐心协力一点点种植,逐渐打造出“绿色花园式”营地。 “这么美的营地一定要做好污水处理吧?”蜀山泵站项目安全总监薛云峰提出疑惑。紧接着,就在营地设立了污水处理系统,将生活区污水经过层层“魔法”变换,处理达标后的水进行二次利用,用来洒水降尘、浇灌花草树木,真正实现“零”排放。污水处理是一方面,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节水节能,项目团支部组织青年团员们在营地区域张贴“节约用水、节约用电”等温馨标语,让每一位职工都当营地的小主人,节能降耗。 “要让大家住得好才能心情好,工作就会更有劲头。”曾任项目党支部书记的杨金平笑呵呵地介绍着。 在生态环保上,蜀山项目绝对一点都不凑合。只要是看得见的区域都被绿色包裹得严严实实。施工现场的边坡,项目员工亲自播撒草籽,精心洒水呵护,不能及时回填的裸露土方采用密幕式防尘网覆盖并及时洒水降尘。 描绘文明“施工图” 时间回到7年前,2018年9月21日,蜀山泵站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了。在施工期的5年,水电五局蜀山项目团队把“安全生产”和“文明施工”放在首位,形成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”的安全生产、文明施工管理格局。 泵站有不少环保且创新的应用。“在入水闸门上游有一排清污栅栏,它是非常智能的,上面有一个传送带,可以把杂草等污物传上来,防止杂物堵塞闸门。”蜀山泵站项目安全总监薛云峰说道。不仅清理了垃圾,达到文明施工的标准,更为各类生物提供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。 施工区的扬尘治理不仅是施工规范,更是一个企业文明施工的体现。项目部在扬尘治理上做了很大的努力。在施工现场开挖土方时,专设管理人员监督,施工人员要调度现场,以最快的时间回填,不能及时回填的裸露土方要用密幕式防尘网覆盖并及时洒水降尘。 除现场泥土扬尘外,拌合站生产混凝土时产生的粉尘也是一个技术难点。针对此疑难杂症,项目团队商讨后开了三个“药方”,在施工过程中在拌合站粮仓安装喷淋设施来洒水抑尘;水泥输送选用螺旋输送机,将管道接口密封,从源头减少粉尘产生;在拌合楼顶部安装除尘装置。虽说这三个药方不能药到病除,但是却有效抑制了粉尘们的“硬”脾气,再加上每天都要对拌合站地面进行冲洗,粉尘们也“乖巧”了不少,完全达到了文明施工标准。 “扬尘少了,就会看到施工区空气变得清新了,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的脸上也变得更干净了。”现场施工人员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。 “在施工资源选用时,项目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”,项目安全总监薛云峰再次说道。混凝土养护时采用聚丙烯塑料模板,而不是传统的木模板,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?塑料模板可以进行二次利用,减少材料加工损耗,降低工程造价,减少环境污染。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,墙体、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,减少夏天空调、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。 项目部与地方环保部门沟通协调,对水质、车辆尾气进行定期检测。环保工程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、同时投入使用,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统一治理,噪声、粉尘和废气达标排放,保证了各项环境指标达到规范要求。 铺就社会“温暖”画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对安徽而言,蜀山泵站枢纽工程是守护水土安澜、支撑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,水电五局项目团队始终将建好、运营好、发展好工程作为首要任务,既在实干中彰显央企的责任担当,更以过硬的工程质量,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筑牢坚实根基。 项目团队践行“建一个工程,树一座丰碑”的理念,在施工管理中,项目部联合当地政府企地共建,情系当地群众利益,将温暖送给老人、送给孩童。 回首2020年5月3日,这是温暖的一天。项目部慰问桥西村养老院,将爱心送给一群老人。为养老院的老人们送上棉被、衣物、毛巾、洗发水等生活用品,牛奶、水果等营养品,让老人们在特殊的集体中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。时间再来到2021年,项目部借六一儿童节之际,开展以“新的希望、爱的阳光、助力孩子茁壮成长”为主题的“六一”儿童节慰问暨“爱心助学”公益活动,与蜀山区永和小学的孩子们共度六一。对留守儿童以及困难家庭的47名孩子送去书籍、书包、彩色笔等学习用品及相关生活用品。 “谢谢水电五局的哥哥姐姐们,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会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”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一起说道,“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项目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,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关怀,更离不开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。”看着孩子们的笑脸,蜀山项目党支部副书记裴伟动情地说道,“在后续工程建设中,项目将继续做好这项公益活动,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。” 奉献爱心,传递温情,点亮心愿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爱与希望”的价值意蕴,充分彰显了水电五局的企业担当和央企责任。 工程正式通水试运行以后,已安全运行三年,惠及了沿线周围的城市、乡镇,集城乡供水、航运发展、生态保护为一体,润泽沿线万物,造福淮河,惠及长江。为沿线鱼类、鸟类等自然生物提供优美的栖息地,人与自然和谐共处。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路宽了,灯亮了,人多了,村里就办起了“农家乐”。距离蜀山泵站枢纽3公里左右的区域,已有很多农家乐开张了,让周围群众吃上了当地生态饭。 蜀山泵站枢纽工程并非冰冷建筑,而是融生态、文明、民生于一体的绿色答卷。它以亚洲最大混流泵站之力贯通江河,凭植绿节水、智能清污守护青绿与文明,更以建设期助老助学、带动农家乐传递温暖,让引江济淮的世纪梦,成了沿线百姓的清水、绿意与笑意。 这是水电五局践行“两山”理念、扛起央企“双碳”使命的见证,更是江淮儿女与水共生的精神坐标。江水北上不停,绿色发展不止,这座大国重器终将继续续写江淮大地的生机新篇。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|
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