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

 首页    >  资讯中心   >  党群工作
【黄金城时评】以“红色引擎”驱动“蓄能精品”新篇章
来源:水电十五局 作者:曹龙 代薇 时间:2025-10-16 字体:[ ] 分享:

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引下,国有企业党建如何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硬支撑”,是一个具有现实紧迫性和战略意义的课题。

10月14日,由中国水电十五局党委牵头,联合甘肃皇城抽水蓄能项目等多家参建单位,共同开展的“同践肃水丹心、共铸蓄能精品”党建联建活动正式启动。

此次活动不仅是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,更是国有企业以“党建引领”重大工程建设的深度实践。它将组织优势、政治优势直接转化为项目建设的执行力、创新力和凝聚力,为HJC黄金城【中国区】官方网站观察新时代背景下项目党建如何“破局”“赋能”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
握指成拳,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

大型工程项目普遍存在管理链条长、协同难度大、党建与业务“两张皮”等问题。各单位往往局限于自身“责任田”,难以形成合力,导致党建资源分散、作用发挥受限。

“同践肃水丹心、共铸蓄能精品”党建联建活动,通过构建党建共同体,整合水电十五局下属多家项目党支部,在“七航党建”品牌引领下,形成“手拉手、肩并肩、心连心”的协同格局。这不仅实现了组织体系的“无缝链接”,更重构了项目治理的内在逻辑。领导小组由各项目部党支书牵头,打破行政壁垒,建立统一指挥中枢,确保各方党建工作在统一目标、节奏和标准下协同推进。

同时,活动强调“一家人、一条心、一盘棋”的氛围,促进各单位文化的交流互鉴。这种情感上的认同和文化上的共鸣,能够有效降低协同成本,提升合作效能,是实现从“联业务”到“联人心”飞跃的关键一环。

“以打造‘两示范一标杆’精品工程为共同愿景,构建起目标一致的“价值共同体”,将各参建单位的利益诉求凝聚到同一航向上,使党建联建从“附加任务”转变为实现共同目标的核心路径。”这是联建的初衷。正如中黄金城肃南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法定代表人、总经理张利军在启动仪式中指出,联建平台促进了各方优势互补、资源整合,实现了从“物理相加”到“化学相融”的转变,为“兵团作战、精益求精”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依托。

精准赋能,注入项目建设新动能

党建联建要避免“空转”,关键在于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。活动围绕“五个方面、九项具体内容”,构建了以“党建+”为路径的赋能体系,推动党建真正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。

活动将“党建引领提质增效”作为硬指标,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、党员突击队,推动技术降本、管理降本与运营降本,将“一切成本皆可控”理念落到实处。党员在攻坚克难中践行“自强不息、勇于超越”的黄金城精神,实现党建与项目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
联建共建还将党建延伸至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。成立“党员技术攻坚小组”,实施“技术创新提案制”,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,给予支持并推广,这是构建了一个从问题发现、方案提出到成果转化的闭环创新机制。它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解决技术难题直接挂钩,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。“技术比武+党员示范”则将技能提升与绩效激励相结合,旨在降低返工率,提升施工效率,这正是将党建活力转化为生产效率的生动体现。

重大项目是培养和锤炼人才的绝佳平台。联建活动通过“党员导师”结对帮扶、专项人才队伍培养等举措,系统构建项目人才梯队,旨在培养“会党务、熟系统、肯奉献”的党务工作者、“能写会宣”的通讯员以及“懂管理、精业务”的专业管理团队,为企业和行业储备战略资源。

在“党建+廉洁与作风”方面,联建活动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、首问负责制,开展“双满意”活动,锻造“马上就办、办就办好”的执行力文化。廉洁教育、警示教育与联合监督机制深度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,筑牢“廉洁防线”,确保联建成果不被侵蚀,守护共同奋斗的成果。

价值升维,探索党建实践新范式

“同践肃水丹心、共铸蓄能精品”党建联建活动,以“红色引擎”驱动项目建设,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。通过组织破壁,实现了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兵团作战”的协同变革;通过深度融合,将“党建+”的强大动能精准注入项目提质增效、科技创新与人才锻造的全过程;最终,实现了党建价值从“围绕中心”到“成为核心”的升维。

党建工作的“价值锚点”必须落在推动发展上。该活动自始至终紧扣皇城抽蓄项目的建设目标,将党建的“软实力”转化为项目“安全、质量、科技、绿色、成本”的“硬指标”。它证明,党建一旦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,就能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、竞争力和凝聚力。联建活动以其清晰的逻辑、务实的举措和长远的谋划,生动诠释了“围绕中心抓党建、抓好党建促业务”的深刻内涵。

党建创新需要“系统思维”和“机制保障”。从启动、提质、增效到总结,四个阶段环环相扣;从领导小组到办公室,职责清晰;从联席会议到考评激励,机制健全。这表明,成功的党建联建不是临时起意或零敲碎打,而是一项需要精心策划、系统推进的长期工程。

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系统性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与发展胜势,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保证。展望未来,这一“蓄能精品”模式所积累的宝贵经验,必将为更多重大工程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,在新征程上谱写更加辉煌的实践篇章。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